文库网

紫云黄氏聚居地地名为何多带“锦”字

WKNZFB

锦田黄氏家庙

翻开泉州市地图册,你会发现不少地名带有“锦”字,惠安东园锦厝、锦峰、锦厢、锦里、张坂锦田、锦霞,锦园、惠安城关锦墩(糊布埕)、鲤城区锦浦(现鲤城区浮桥镇浦口村)、晋江青阳锦塘、陈埭锦福、磁灶锦浯、石狮锦瀛(现石狮永宁沙堤村)、龟湖铺锦、锦坡(内外草柄)等。

熟悉黄姓源流播迁的人会告诉你,这些村庄大部分是黄姓人家聚居地,派属紫云,衍自惠安锦田黄氏。

说起“锦田”的由来,要从唐朝垂拱年间说起。垂拱二年(686年),因紫云黄氏始祖守恭公舍宅建寺,遣五子分居五安,次子纪公谨遵父命,携眷来到南安县东黄田里。他见这里,背山面海,灵芝独秀,笔峰列案,双溪曲折,林恋起伏,形若飞凤;登高眺望,浪涛拍岸,晴川碧水,四野田地千顷。纪公遂择居黄田肇基创业,至今已1333年了。        

纪公定居黄田,继承父志,课子耕读,艰苦创业,历代子孙登科及第。至唐三世祖(肃公为一世,忠公为二世)毅裕公(讷裕二兄)之女黄厥,被闽王王审知选聘为妃,及其子延钧称帝,追赠为太后。龙启二年(934),闽帝王延钧驾临黄田,拜谒黄氏家庙及祖茔而御赐“锦田”。

长期以来,黄氏族人因感奉诏改黄田为锦田,认为这是黄氏宗族的一种荣耀,这种荣耀是属于锦田黄氏,而且只属于锦田黄氏,是谁也无法更改,无法剥夺的。因此他们十分崇敬“锦田”二字,紫云仲房纪公衍裔黄氏,遂改为紫云锦田黄氏;黄氏祖祠,建于唐开成年间(836),改称锦田黄氏家庙;族谱改称锦田黄氏大宗族谱;祖墓改称锦田(唐)黄忠封茔;墓道院改称锦田大福胜院。东园长新村也有宋朝古墓,墓碑书:锦田黄氏祖墓,沿续至今已一千多年。迁居台湾惠安黄氏宗亲,在台北成立惠安锦田黄姓宗亲会,并建有台北锦田堂祠堂,每年祭拜锦田黄氏祖先。


锦田黄氏自唐以来,人丁旺盛,世代簪缨,宗支繁衍,播布广泛。自纪公开基以来,单就《锦田大宗族谱》(讚公、宗旦公、岩荪公等编修)记载,就有数百人经科举出仕全国大江南北,遍及17个省区的州府路郡,他们或自身或子孙在为官当地入籍衍传,或因天灾人祸散逃各地,或其他原因旅居他乡,至明代,已分衍出二十多个支派,现人口约一百多万人,堪称大族。

他们建立村落时,都喜欢一个“锦”字,或用作村名,或建立堂号,昭示子孙后裔不忘祖先原居锦田之故,木本水源之思

一、惠安后蔡黄氏(锦峰)

后蔡村位于东园街南面1.5公里,新杏秀公路东侧,东枕虎峰,锦水迂廻,南接惠南工业区。福地虎踞龙盘,山川毓秀钟灵,占地约8.2平方公里。全村为黄氏族人居住,现有930户3338人。
早前,后蔡村为曾氏族人定居。唐纪公十五世裔孙安禄公于宋朝自锦田移履执教,春风化雨,桃李芬菲,为村人所敬重,后娶妣曾氏遂居于此。厚德必昌,历宋、元、明、清等朝,迄今七百年余,第绵繁衍,明祖德之兰,人丁兴旺,贤才辈出,文武登科,代有显荣。
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全村皆为黄姓族人定居。族人天性纯朴,争相奋励,向外发展,事业有成。至今,后蔡村长房、二房居多,三房一部分。长房、二房一部分移居东园,现有300多户近3000人,分衍后西溪、海乾尾50户300多人;三房大部分移居涂寨文峰村和福清县;后蔡二房尾典当分衍坝边76户298人,蟳头60户300人,西埔480人,长申村800户3000多人;五房移居广东海丰、陆丰等地约5000人。埠外衍播至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马亚西亚、泰国、印尼等国约3000多人。

二、长新厝黄氏(锦厢)


长新厝隶属东园镇长新村,长新厝黄氏源自紫云锦田,由后蔡安禄公第四子善兴公之子霞溪公开基锦厢(现在长新村,长烧厝),繁衍至今已二十世。霞溪公传二子,长子褒姜公之后裔在本村只有三四户,移居永宁深沪有数千人。本村多为霞溪公次子德雅公所传,现有800多户约3000多人。

三、西堡黄氏(锦厝)

西堡黄氏先祖璟公的衍裔于明初从锦田迁徙定居东园镇西堡村凤山南麓。璟公,字琼辉,号文峰,黄韩之长子,尧允之曾孙,毅裕之十世孙,生于宋高宗绍兴丙辰年,孝宗乾道八年登进士第,任襄州知府。璟公元配胡氏生二子,恩纶、恩孛。西堡黄氏属其中一支派,各房尊璟公为开基先祖,宗祠黄氏家庙座落在村东南角“凤嘴穴”下,祠堂神位正中为琼公之灵牌,牌后悬挂璟公知府之神像,神位上前匾额为“四世中宪”,中厅二架梁悬挂“册中宪”,门口埕东西各有旗杆夹一对。均于“文革”时被毁。璟公之灵墓现保存于风浦西堡村凤山头之西麓“母鸡孵子”之灵穴。璟公墓碑文“锦里·宋中宪大夫文峰祖坟”,近年本族均有祭扫。

璟公派系西堡黄氏分衍为六房,因地偏僻,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无发展余地,故于明朝中、晚期纷纷外迁发展。一房,尾西,分上、下二祖厝,40户100人,部分迁居于黄塘镇澳埔、埔上;二房20户70人,有二支头合一座祖厝(已重修),一支于明末迁往螺阳埔上,一支迁锦厝厝仔村;三房为后新厝,10户40人。一支于明末迁往螺阳埔上,又一支迁居洗马头,后分一支再迁锦厝埔仔;四房,分三个支系(中司、后门、下厝),因无迁徙,人丁较其他房多,有100户400多人;五房现存二大户,清中期迁东厝、埕边堀、牛坑三个村;六房,清中期迁居锦厝马房村,故有尾房之称。现居西堡本宗村民有220多户,750多人。还有外迁泉州、厦门等地,以及缅甸、马来西亚、香港、台湾、菲律宾等地谋生的各房宗亲。

四、尾房黄氏(锦里)


尾房隶属东园镇锦厝行政村。尾房黄氏系凤山西堡文峰公派裔,原属西堡祖祠第六房裔孙,属最后一房,称为尾房。古人云:尾子无房份,在故地因没有业产,于明朝末年迁往锦厝埔仔之东北方向定居繁衍,现有215户,800多人。

五、苍霞黄氏(锦霞)

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金氏娘带侄子由田边村徙迁至苍霞定居(该侄子后定居象塘,为该村始祖)该村依山临海,风景如画,村前有美丽的金丝湖、七星墩,村后有大小九十九座山。金氏娘在此种麻织布、养鸭,顾一男工。此公忠厚正直,勤劳俭朴,金氏娘把他收为子,为其成家,后生有六子,传衍苍霞现有六房刊。几百年来,世裔繁衍,人丁兴旺,其间有黄氏宗亲先后由各地迁入苍霞,如官塘 (上)坂于1895年由崇武前垵迁来。苍霞现有519户,总人口近2000人,不包括移居海内外、港台地区的约50户200多人。

六、张坂塘园黄氏(锦园)

塘园村黄氏由两支头组成的,一支由后边村直接迁到塘园,后来衍变成两大房头,一房叫棋盘八家,另一房叫上下四家,共有90多户500人左右。另一支头是由后边迁到新槐,再由新槐迁到锦水许单,然后由许单迁到塘园村,有28户108人。现全村人口计118户600人左右。许单村还留下一些黄氏村民,另一部分迁往东园长申厝。

七、螺城糊布埕黄氏(锦墩)


本家族从泉州东塔边黄氏迁来,既是锦字头灯号,属守恭公次子纪公迁惠安县张坂后边村这支系,之后有人再迁回泉州城内,目前在泉州承天寺、南门等地有几支锦字头黄氏派支。

后世人又从泉州城内迁入惠安螺城糊布埕南侧聚居繁衍。

紫云锦墩黄氏目前繁衍60户,男丁116人,女95人是县城黄氏族人较集中聚居地。

八、石狮永宁沙堤黄氏(锦瀛)


北宋初期琼公自惠安锦田迁入锦瀛的琼公支派。经查永宁古时有“锦瀛”一乡,即今名为新沙提村一带,距今永宁沙堤村一公里余的东北海湾地。琼公,系紫云锦田黄氏七世祖,其世系为:唐一世:肃公,二世:忠公,三世:木裕公,四世:任公,五世:志武公,六世:禹诚公,七世:琼公,八世:宗高公。据《锦田黄氏大宗族谱》记载:“琼公,字昆玉,号碧池。由国子监授迪功郎。生显德丁已年。妣孙氏。合葬虎窟山。一子:宗高”。衍传至明初,锦瀛(沙堤)黄氏人丁已有五千,家士七百,有宗祠,分路上,路下二个境份,由于海啸,继而瘟疫,倭犯致族人外逃者多。明永乐年间,锦瀛族人岩斋公迁入永宁梅林,四世后,裔孙黄克缵,万历进士,历官五部尚书,声势煊赫,其子、侄、孙、曾孙为官者十数位。现琼公裔孙衍传情况是:

①永宁北门黄一支(包括侨居菲地,香港)人数约250人。

②永宁沙堤一支,人数115人。③石狮蚶江镇前头村一支(由永宁梅林迁入)人数约60人。

④石狮市林边村28人,⑤晋江永和镇菌边村路下黄一支,人数约200人。⑥泉州鲤城灶仔巷一支(为五部公黄族裔)。

还有未查清支派:

①福鼎一支,②台湾一支,③江西省一支(此支应为人丁众多),④福州沿海地区(未明),⑤广东绍安一支。综述琼公一派今之裔孙应不止万人。

九、石狮铺锦黄氏

南宋自锦田分居晋江(今石狮)铺锦念八公支派。其世系为:唐一世:肃公,二世:忠公,三世:毅裕公,四世:渊公,五世:志显公,六世:禹锡公,七世:观公,八世:宗旦公,九世:尧允公,十世:梦崑公,十ー世:翰公,十二世:坮公,十三世:祐公,十四世:岳荪公,十五世:念八公。念八公,生于南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大约在景定年间(1260-1264年)移居龟湖铺锦乡,其后支派繁衍,英才辈出,衍传至今已达1000户,3500多人。其裔孙还分居于广东黄河,福鼎,浙江瑞安,平阳之腾蛟、梅山、高楼、马屿、泗马里、灵溪河口,晋江安海、东井(此系铺锦六世祖普进公迁入),还有铺锦分派一支衍于桐城坊前(今鲤城区)籍居数年,省斋公为避乱,于明正统年间(1433)由桐城坊前再移居南安诗山,仍以“坊前”名之,后由诗山坊前黄氏再分衍于浙江温州、德化县霞碧燕林、宁德、漳州、龙岩、福清、江西义阳、东北辽阳等地。还有衍台湾之彰化、鹿港,菲律宾,新加坡,越南及南洋各地。


十、石狮草柄黄氏(锦坡)


内草柄祖厝

外草柄祖厝

明万历年间,纯禧公自惠安锦田迁入蚶江镇内草柄(今属宝盖镇),外草柄村(今属鸿山镇),清代以来,部份紫云裔孙分别从泉州、惠安等地迁入石狮发展。

十一、鲤城区浦口黄氏(锦浦)

锦浦黄氏出自紫云黄氏仲房纪公派下,开基始祖黄一德,字道存,漕公(生于南宋高宗绍兴戊午年,即1138年,长子ー贯,居惠安)次子,列惠安锦田十四世祖。南宋孝宗年间(1162-1189),由惠安锦田徙居浦口,肇基创业,开派立宗,自成锦浦一族。《锦田大宗族谱》有明确记载,春冬祭文中第三十七位先祖:宋分派浦口道存公。十四世祖篇中有”一德公,漕公次子也,居浦口”的记载。八百余年的繁衍生息,由浦口村向外幅射,形成一个分布范围较广,人口较多的族群。

聚居村主要分布在现鲤城区江南街道的浦口、东壁、后头、顶浦口、池亭、海滨街道的金山、及原有临江街道的桥尾。

丰泽区泉秀街道的新庵,北峰街道的后厝、田庵。晋江市池店镇的霞美、大洲、华洲、御赐桥、柴塔、东山、池店茂厝,磁灶镇的坝头、驷行,内坑镇的白垵,沙塘的洋厝,磁灶杏当,安海圣殿后。南安金淘的新来、水头的留宅、美林的后田、官桥后田。永春湖洋镇白云村的洋岸、外洋、石城三个自然村及外山乡草洋村的墓前、东山二个自然村。总计29个村庄10000多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宗亲分布在海外及港、澳、台等地。据宗祠石碑记载,现尚有仙游石马桥和府城福省东孝义巷及台湾文水派等分支失联。

十二、晋江许塘黄氏(锦塘)

许塘古称锦厝、古塘,是晋江市区西北郊一个自然村落。许塘清代隶属二十八都,解放以后行政辖属晋江市青阳镇。2003年青阳镇析梅岭街道办,许塘现属之。

许塘村北临泉南九十九溪水主干,东傍晋江世纪大道,南接三光天村,西邻王厝。地理位置甚佳。许塘村居民有五大姓氏,即:洪、黄、蔡、曾、俞。黄姓为村中大姓,目前人口300多人。

许塘黄氏开基始祖耋斋公。据谱载,耋斋公原籍泉州惠安锦溪里,明末耋斋公因做生意行至锦塘,耽于此地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后择居这里,传衍后代子孙。许塘黄氏溯源紫云纪公,是为紫云衍派。

许塘黄氏经二世西轩公传下四房,现在村黄姓居民主要为长房临田公和四房西田公后裔,而二房及三房传衍情况未详。如今许塘村内有黄氏宗祠,黄氏三世长房和四房祖厝。许塘黄氏自耋斋公开基迄今已历十七世。

据族谱记载,清代许塘黄氏发展较好,是时“文人学士商贾之流多,有经商外埠者,盖世祖美璞公发迹于台南府,称巨资焉,九世祖紫辉公为邑中名士”从文载中可以了解到许塘有往台发展族裔,然后来失之联系,台湾族裔情况如何尚待查考。

许塘黄氏长房在民国时期有族人徙居福州,并在那里繁衍成族,据那里的宗亲介绍,福州裔族发展良好。许塘黄氏另有宗亲在港澳发展,现人口数十人。

十三、晋江磁灶坝头黄氏(锦浯)

坝头村位于中国著名陶瓷基地晋江磁灶镇北部,与紫帽镇后厝街相邻,近傍324国道。坝头村山水秀丽,地处泉南九十九溪主干上游,周边村落有溪头、营边、小桥、曾坑、屿崆等村。现行政辖属晋江市磁灶镇。

坝头黄氏派属惠安紫云纪公,明代衍自泉州南门外浦口黄。坝头黄氏现在村人口一百多人。姓氏外衍主要迁布于海外,人口也有一百多人。坝头族人过去主要以农为业,解放以后特别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务农、务工、就学、求职,全面发展,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大大提升。

坝头黄氏祖厝保存较好,历代多有修缮,祖厝坐乾向異兼亥已,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为二进中天井双后轩,双榉头,双护廊结构。

十四、晋江陈埭苏厝黄厝黄氏(锦福)

紫云晋江陈埭黄厝黄氏系锦田纪公支派,元末明初,先祖从惠安后边迁居陈埭黄厝,黄厝人文蔚起,族人敦睦和善。

2018年, 黄厝黄氏集资110万元,重建 祖宇,新建祖宇二进三间、燕脊甍宇,青瓦红砖、雕梁刻石、柱联壁画、古朴典雅,气象恢弘、流光溢彩、典雅富丽,充分展示了黄厝紫云黄氏的崭新面貌,为紫云黄氏宗族增光添彩。陈埭镇苏厝黄厝现有黄氏人口100多人。

十 五、台湾惠安锦田黄姓宗祠

紫云二房锦田黄氏分布在惠安县东南片,包括内厝、山头、后蔡、霞美、塘园、洛阳、锦厝、尾房、上塘、后边、苍霞、田边、坝边、东园新街、下街、长新厝、新亭等18村的一些族裔在台湾光复后,即自1945年9月起,先后数批渡海移居台湾,分处台北、高雄、基隆、屏东、三重、彰北、南极、嘉义、凤山、永

和、花莲、苗栗、士林、中坜、宜兰、板桥、台南、新店等市、县(区),而以台北、高雄为数居多。他们从事各种行业,或从政或经商、或设厂、或业医、或任教、或务工,各自为生存而拼搏为生活而奔波,平日极少往来沟通。

为了“敦亲睦谊、和衷共济”,1968年(即民国57年)。由黄蚌辉、黄善德、黄馨葆、黄毓麟、黄金德、黄太源等宗长发起调查联系、登记录名,并约定春节岁首各自携眷集会于台北市,假餐厅或居宅设临时会堂,谨置祖先神位,举行简单祭礼仪式,以表达恋乡怀土、慎终追远的强烈心情。同时,藉此宴叙机会,分发奖学助学金,鼓励后辈发愤图强、开拓进取、不断创业。如此一年一度,抓阄轮值炉主;由于参加人数越来越多,因此一年比一年热闹。这一定期集会,初名为“台北锦田堂黄氏宗亲联谊会”,但当时尚未取得社团法人资格。

旅台宗人深感由于没有固定地点,每年祭礼先祖,必须搬迁神主一次,这既不胜其烦,也是对祖先的不敬,因此共议集资购置楼房作为固定会所。遂有馨葆、毓麟、金德、善德、蚌辉、才馥、石吟、太源等38位宗亲,乐捐新台币205.5万元。1983年在台北市大安区崇德街38巷7号4楼购置楼房一层作为会所、连同购买土地块,持有产权四分之一。在楼顶数十坪平台加建厅堂,安奉先祖神位,堂前撰置楹联一对,冠以“锦田”二字,联曰:

锦水洄流、宛似长江飘玉带、唐宋两朝、岂止登科五百;

田垅纵目、犹闻上谷送钟声、汉明累代、堪夸拥甲万千。

其规模格局,虽不如故乡祠堂之雄伟,但景观肃穆、设备齐全,可供晨昏香荐、春秋祭奠。董事会就以祠堂为资信,以入会会员为群体,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财团法人”,获准定名为“惠安锦田黄姓宗祠管理委员会”。该会的宗旨是:“奉礼始祖纪公暨历代祖先神主,以达成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奖掖后进,维护中华文化,发扬伦理道理,办理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目的。”该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已历37年,现有会员102户,包括家属共约500多人。

原件地址:紫云黄氏聚居地地名为何多带“锦”字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