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_刘钧.pdf

收藏

编号:2036807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1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3-12-11
10
文币
关 键 词:
高职 院校 视觉 传达 课程 在教 实践 中的 应用 研究 刘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刘钧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摘要:随着我国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实践运用以及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差异。视觉传达教育主要表现的突出问题有教学实践环节探索性不足;校外实训环节构建深度不够;教学团队创新有待加强,等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为导向,深入开展“教学+实践”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模式创新,在厘清“教学+实践”育人思路的基础上带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多功能平台构建,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四方共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专业相关产业培养更多契合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课程;应用研究作者简介:刘钧,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外史论研究。随着产业竞争及信息化迭代速度加快,部分产业人才出现了人才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部分学生自身理论基础扎实却难以完成实践能力转换等情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人才培养困境。这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持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在当前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背景下,持续开展“教学+实践”并进的专业育人模式创新是强化专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要进行产业锤炼,院校也要确保师资保障,共促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双提升。为进一步满足现阶段院校、企业和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升专业教学与实践育人实效,开展“教学+实践”育人创新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一、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限制现阶段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在经历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等一系列育人模式改革后,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相对于以往的应试化教育,学生专业理解与实践能力获得了提升。但在学生整体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导致如今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教学模式困于课本,偏向应试化教育,无法适应社会对视觉传达专业技能需求;二是教材不够与时俱进,视觉传达相关产业技术、流行因素迭代速度快,而教材内容更新存在滞后性;三是实践机会少,且已有实践以作业练习的方式展开,真实情境下的技术实操机会不足;四是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滞后,一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授课大多根据以往的经验、教材开展,自身知识体系无法紧跟时代;五是理论性强实践性不强,学生的实训以理论附带的形式凭学生课后自主完成,且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学生理论能力强于实践能力。二、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育人思路(一)学生为主,专业教学以学生需求为主学生作为专业知识内化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循此要点,改变传统以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更多样化的学科元素,可将课上时间划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理论知识教授,其次是将课上教学时间交由学生,以组内共学的模式展开技能演练;教师在组内学习完成后,对学生模拟训练进行指导。诸如此类教学模式,既兼顾了教师的课上教学,又兼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化理论,之后再结合实践内容深化理论转化与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和促进教学成果转化的目的。艺术与教学19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0月总第157期(二)实践驱动,企业资源融入专业学习中此模式打破了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企业设计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联系理论深入真实项目,通过企业项目来检验专业理论,而这种“边做边学”的教学模式,显示出了真实技能需求环境下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以真实的技能需求情境为基础,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实际项目应用环境的契合点,学生在理论转化的过程中自己探究专业项目设计的工艺流程、领悟职业素养要求和岗位能力需求等。在项目推进中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提升理论学习与技能转换能力,做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三)校企联动,企业资源与专业教学融通校企联合是职业院校专业育人的必经之路,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对接市场需求的核心一环,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及校方共同拟定;二是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工作时,教师与企业人员同时参与指导;三是学生参与岗位实践时企业人员要担负教师及设计指导责任。此时,企业已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对外延伸,企业设计人员参与教学成为教师,学校教师深入企业强化实训能力,学生可参与企业实际研发设计项目开展产品设计和开发等工作,形成完整的产业人才培养闭环。三、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多功能体系构建在明确“教学+实践”模式下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各方需求后,本研究以专业和企业“双元”培养为基础,在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双师引导下,根据学生职业学习规划,通过“四段递进”的方式搭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多功能教育体系:一是“校企融通”搭建学生共育平台;二是“校企联动”实现协同创新,提升高职人才研发能力;三是“优化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四是“渠道创新”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效。(一)第一阶段:建设“校企融通”实体对接平台校企联动及企业人才需求与校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对接,在此背景下,企业可联合高职创建校企之外的“教学工厂”。企业提供专业设备、环境、技术与项目,高职院校则提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各学科大纲与企业技术需求导向下开展实训环节设计,在传统“产教结合”的基础上融入“研发项目”,使视觉传达设计实训环节更具目标性与创新引领性,将“教学工厂”打造成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育与学生研学能力提升的外延基地。首先,“教学工厂”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研发融合”的项目化人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对接企业设计研发项目,学生在真实的实习和实践环境中,直接参与实际企业项目研发,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不时产生的创意成果也解决了企业创意性设计问题,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教学工厂”建设有效打通了校企长期对接脉络,真正打造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代化、职业化、技术化、开放化和研发化的实训育人平台,为校企双方开展更多互动奠定了基础。(二)第二阶段:“校企联动”实现人才联合培养“校企联动”即在“教学工厂”的基础上继续外延打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与教研创新服务融合新模式。首先,与校外“教学工厂”相对应的是校内“教学工厂”,此模式下既要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结合企业技术融合教学环节,通过校企联动,使校内工厂对接真实的生产环境,成为学生专业技能鉴定、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术开发与培训的校内基地。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校内实训与孵化基地。其次,校内“教学工厂”即联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所要求的技术内容,与企业研发项目融通,借实际的项目技术要求为学生扩充研学视野,提升技术实践能力,并及时获得第一手教学资料,提高教学和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最后,企业专业设计人才也要深入院校“工厂”,结合学校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带动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项目引领下打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科研团队,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学科师资教学水平,带动学科教育成192果转化。(三)第三阶段:“课程引领”强化学生学科能力首先,要注重课程之间的互通性。例如,香港地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视觉传达课程设计着重体现进阶式教学设计,根据学科内容的难易度划分为低中高三阶式学习,一阶主要学习基础绘画、基础设计和艺术史等基础性学科知识;二阶主要掌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和平面设计等更为深入的理论内容,并在此阶段融入实践性教学内容;三阶主要结合一阶和二阶内容强化学生的专题务实设计与综合设计能力,并辅以图像设计、平面设计和设计研究等人文选修学科。其次,要强化教师与企业、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视觉传达是一门融合设计、媒体和传播等多样化学科内容的专业,通过视觉化内容传达信息,因此对所设计内容的风格、内容和信息展现有着严格且独到的需求,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沟通交流”,通过多方环节的设计需求摆正设计思路,如此学生才能设计出丰满、符合需求的产品。最后,要注重跨学科内容的互动教学。当前的设计市场,视觉传达的内容表达设计形式多样,从材料、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展现丰富样式。此外,视觉传达从实体展示到数字化展示,横跨多重领域,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将出现更多跨专业、多领域合作的设计工作模式。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关联性学科知识,能够深化学生未来专业内容理解能力。(四)第四阶段:“内容创新”丰富学科育人资源首先,要基于当前流行艺术传播载体探寻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认知规律。而互联网等信息化媒介无疑是未来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设计载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可结合信息化媒介设计元素,更多地结合理论知识去考虑审美迭代更新,网络受众对艺术设计元素的审美特征、定位、心理行为以及接受动机。其次,随着信息化媒介艺术信息的快速传播,现如今的视觉传达艺术形态已逐渐向数字形态转变,尤其是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丰富,丰富了人们艺术信息接触面。因此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互联网艺术元素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四、结束语通过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拓展了学生对专业、产业和学科的感知面。校内、校外“教学工厂”的项目和教学引导,使学生对接前沿产业动态,实现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产业的零距离接触。在此基础上有效强化了学生专业学科研发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同时,也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本研究提出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多功能体系将把相关产业研究成果全面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学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继而为市场培养更多一线的、高技能和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参考文献:1 陈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项目导入式+校企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J.装饰,2019(5):134-135.2 董与思.德国品牌设计对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的启发 J.艺术工作,2017(5):99-101.3 张玉凤.新媒体融合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趋势 J.包装工程,2020,41(14):252-256.4 孙怀远,廖跃华,杨丽英,丁立军.基于“多元化”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48-50+56.5 廖玲.“互联网+”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J.大观,2022(1):111-113.6 戴欣平.基于“教学工厂”理念的工程应用及创新型实践项目开发 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24-28.7 焦晶晶,乔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微一体”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才智,2021(31):61-64.8 赵勤,回璇.“四化四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9):176-177.艺术与教学193
展开阅读全文
出国留学广告
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_刘钧.pd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p-203680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