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扬中第一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docx

收藏

编号:203422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09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12-10
20
文币
关 键 词:
2022 扬中 第一 学期 苏教版八 年级 语文 期中 试卷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1.11)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21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22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2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cǎi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注音 ▲ ▲ 填字 ▲ ▲ ▲ 2.默写。(8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 。 ③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心生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 , ▲ 。”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 , ▲ 。” ⑤送别朋友远行,若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感伤,而用王勃的诗句“ ▲ , ▲ ”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学习了“长征之歌”专题后,大家对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应该有所了解了。请根据“草地、暴雨、马、篝火”四个词语加以想像,描写“红军过草地”的一个场景。(不超过100字)(3分) ▲ 4.下边是一位同学所写的表扬信,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从语言和格式两方面加以修改(不得超过5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表扬信 我校八年级(1)班杨阳同学是个乐善好施、关心同学的好干部。上星期二我在回家的路上所骑自行车被一部卡车撞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到在路边,可是那缺德的司机望都不望一眼只管开车走了,我当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也不见一个人影来搀我一把,我真是山穷水尽,欲哭无泪。正当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影出现了,她是我邻班的劳动委员杨阳。我一见她如见到了救命稻草,她连忙把我扶起来,叫车送到医院治疗,并陪了我一个晚上。她这种的精神十分可贵,希望校政教处务必对杨阳同学给予表扬。 2011年11月6日 长江中学八年级(2)班王小亮 5.通过学习“长城专题”,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作为主持人,要在活动开始时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 6.用心感悟下面几则情景对话所蕴含的道理,试从“看问题的角度”这一视角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在横线上写出探究的结论。(3分) (一)流动的风景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风雨……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 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大河浪里藏着歌声,暴风雨后挂着彩虹。 (二)梦想的远方 骏马:这么长的路,你就这么走吗? 蚂蚁:不,有时也跑,风从耳边呼呼而过,一棵草和一棵草连成一片。 骏马:听你这么说,成功和快乐与路程没关系了? 蚂蚁:我们都有梦想的地方。 (三)生活的时尚 叶:拽紧我一些吧,我要掉了。 树:孩子,不要怕,下面也是妈妈的土地。 叶:为什么要有秋天呢? 树:因为有春天。这就是生活的怀抱。 ▲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阅读《枣核》选段,回答7—10题。(共10分)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杨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7.仔细阅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作者所踏访的“后花园”的特点。(3分) ▲ 8.根据选文内容,你觉得文中朋友所说“没出息”应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9.选文部分主要从三个行为来体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和深厚的民族感情,请选择正确的一组归纳。( ▲ )(2分) A.踏访后花园/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 B.试种枣树/堆叠“北海”/想像荷塘佳景 C.踏访后花园/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 D.试种枣树/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 10.请根据划线句提供的信息,展开想像,描写“北海荷塘”的佳景。(100字左右)(3分)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 [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③ [临淄]齐国国都。 ④[袂]衣袖。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齐人也,坐盗 ▲ (2)齐人固善盗乎 ▲ (3)水土异也 ▲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2)然则何为使子? ▲ 13. 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乙文中晏子不入的真正原因何在?(2分) ▲ 14.楚王听了晏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这一番回答后,心里有何感想?(2分) ▲ 15.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2分) ▲ (三)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4分) 杂志风波   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订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邮箱里是不是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没有。”   郝奶奶仍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客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巍巍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我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   送走郝奶奶,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挪下楼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有没有我的《家庭》?”   我打开邮箱,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关心地问:“怎么了?”   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便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儿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   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   “那天郝奶奶翻过了,没有。”   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的心情很坏,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 16.结合文意,解释文章结尾“破瓦罐”的含义。(2分) 破瓦罐: ▲ 17.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 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 ▲ 1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便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 (2) 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 19.下面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2分) (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 (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 20.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2分) ▲ 三、作文(40分) 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出国留学广告
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扬中第一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p-203422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