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x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x(16页珍藏版)》请在文库网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电路的电路的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方法方法2.1 电阻的电阻的串并联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及其等效变换2.3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2.4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2.2 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2.5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2.1 电阻电阻的串并联的串并联1.电阻的串联电阻的串联 两个或多个电阻一个两个或多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种连接方式则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称为电阻的串联的串联。n个电阻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阻串联的等效电阻R两个电阻串联两个电阻串联第第2章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的基本分析方
2、法图图2-1 电阻的串联电阻的串联 2.电阻的并联电阻的并联 两个或多个电阻联两个或多个电阻联结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结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则这样的联结方法间,则这样的联结方法称为电阻的并联。并联称为电阻的并联。并联的各个电阻上受到同一的各个电阻上受到同一电压作用电压作用。总电阻(或总电阻(或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电阻的倒数称之为电导,用电阻的倒数称之为电导,用G表示,单位为西门子,表示,单位为西门子,用字母用字母S表示。表示。图图2-2 电阻的串联电阻的串联2.2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理理想想电电源源元元
3、件件有有理理想想电电压压源源和和理理想想电电流流源源两两种种,故故实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也有两种,即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际电源的电路模型也有两种,即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若若两两种种电电源源模模型型等等效效,对对外外部部电电路路来来说说输输出出相相同同的的电电压压U和电流和电流I,具有相同的外特性。,具有相同的外特性。在电压源模型中,由在电压源模型中,由,可得,可得在电流源模型中在电流源模型中,若令若令,则式(,则式(2-7)和式(和式(2-9)所示的两个方程完全相同,即电压源和电流)所示的两个方程完全相同,即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外特性相同。源的外特性相同。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是可以等效变换
4、,如图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是可以等效变换,如图2-3所所示。示。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若若已已知知电电压压源源模模型型,则则与与其其等等效效的的电电流流源源模模型型的的电电流流 ,其其参参考考方方向向由由Us的的负负极极指指向向正正极极,所所并并联联的的电电阻阻大大小小不不变;变;若若已已知知电电流流源源模模型型,则则与与其其等等效效的的电电压压源源模模型型的的电电源源电电压压,其其参参考考方方向向与与Is的的参参考考方方向向相相反反,所所串串联联的的电电阻阻大小不变。大小不变。图图2-3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 在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时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源
5、的等效变换时要注意的是:电电源源模模型型的的等等效效变变换换只只是是相相对对于于外外电电路路而而言言的的,即即相相对于外电路等效,电源内部并不等效。对于外电路等效,电源内部并不等效。在在进进行行等等效效变变换换时时,两两种种电电路路模模型型的的极极性性必必须须一一致致,即电流源流出电流的一端与电压源的正极性端相对应。即电流源流出电流的一端与电压源的正极性端相对应。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进行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进行等效变换。例例2-1 试试用用电电压压源源、电电流流源源等等效效变变换换的的方方法法求求图图2-4(a)中的电流)中的电流。解解:将将图图(a)中中5A、3
6、的的电电流流源源以以及及2A、4的的电电流流源源变变换换成成电电压压源源,得得到到图图(b)。15V和和8V的的电电压压源源串串联,合并后得到图联,合并后得到图(c),进而可得,进而可得 图图2-4 例例2-1的图的图2.3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 支支路路电电流流法法以以支支路路电电流流为为未未知知量量,应应用用基基尔尔霍霍夫夫电电流流定定律律(KCL)和和基基尔尔霍霍夫夫电电压压定定律律(KVL),分分别别对对节节点点和回路列出所需的方程式,然后联立求解出各未知电流。和回路列出所需的方程式,然后联立求解出各未知电流。(1)电路的支路数)电路的支路数b=3,支路电流有,支路电流有I1、I2、I
7、3三个。三个。(2)节点数)节点数n=2,可列出,可列出2-1=1个独立的个独立的KCL方程。方程。对于节点对于节点A:(3)独立的)独立的KVL方程数为方程数为3-(2-1)=2个。个。对于回路对于回路1:对于回路对于回路2: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支路电流法的求解步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支路电流法的求解步骤:确确定定电电路路的的支支路路数数,选选定定各各支支路路电电流流的的参参考考方方向向,并并标标在电路图上;在电路图上;利利用用KCL对对节节点点列列电电流流方方程程。若若电电路路有有n个个节节点点,则则只只能列出(能列出(n-1)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确确定定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工 电子技术 基础 教学 课件 电路 基本 分析 方法
